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坚定履行职业培训法定职责,在构建职业培训网络、开发培训标准体系、建设培训资源库、制定培训考评办法、提升培训内涵质量上多点发力,全面提升职业培训质效,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部署,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培训网络。加强系统谋划部署,聚力建设层级贯通的职业培训基地。一是建好国家级职业培训平台。先后建成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三大类8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二是搭建起省级培训基地。成功申报并建成陕西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陕西工匠学院等8个省级培训基地;三是打造市级培训基地。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成咸阳市退役军人承训机构等4个市级培训基地;四是加强校级培训平台建设。学校与行业组织共建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人才培训基地、西安市经发创新工业园校外培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起层级贯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职业培训网络。
精耕细作,开发科学化培训标准体系。学校把构建科学化培训标准作为提升高质量职业培训的重要抓手。一是扎实做好社会职业培训分析。学校依托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通过深入的市场需求分析、岗位能力剖析和优质资源匹配,科学确定职业培训项目能力清单。二是做优职业培训标准。紧盯产业行业发展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积极吸纳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持续完善职业培训标准,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确保职业培训内容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三是形成职业培训标准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企业培训标准7个,岗位技能标准1个,政企校三方联合研制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方案1套。

图1 机械行业(西部)标准审定会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召开
多点发力,建设优质多维培训资源库。建设优质职业培训资源是支撑高质量的职业培训的关键所在。一是建强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对接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对领导管理能力的要求,学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现有培训资源,结合院校管理岗位职责,建成了院校内部治理、数字校园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培训包220余个。二是建优教师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为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对师资教学能力的要求,开发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资源建设等培训包360余个。三是建好企业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资源。面向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支柱行业对企业职工技术技能的新要求,建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能源化工技术等培训包520余个,并建成了面向全国的综合性信息化培训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等5门继续教育课程通过陕西省职业教育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验收评审;《建筑施工测量》等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课程。

图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化培训服务管理平台
分类分层,制定科学有效培训考评办法。立足培训类型实施分层分类考核,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一是健全职业培训考评体系。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深入研究院校领导、职教师资、技能人才的培训特点,建立了全体系的培训考评体系。二是创设师资培训考评方案。对接院校书记校长、“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省级培训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工作方案》,有效指导师资培训的质效提升,推动师资培训任务落地见效;三是创新职工技能培训评价方式。对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实践研究,共同制定《装备制造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并通过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审定公布,作为首批行业产教融合类标准推荐使用,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高质量培训、改善服务管理水平提供了实践创新路径。
扩容提质,提升职业培训内涵质量。学校持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重点加强职业培训能力提升,培训规模稳步扩大、培训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职业培训对象不断扩大。从以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为主,扩展到新型农民、退役军人、本科院校学生、社会未就业青年、边疆民族地区师生等群体,构建起涵盖师资培训、企业服务、乡村振兴、学历提升等多领域、多元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二是培训服务覆盖不断扩大。职业培训从承担陕西省培训项目,逐渐扩展到山西、青海、山东、江西、内蒙古等20多个省份,延伸至三星电子、兰州铝业、法士特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年均完成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10000人日;三是职业培训规模显著提升。年度培训人次提升至5万余万人次,年度培训总收入增长至近5000万元,其中仅承接的新疆墨玉县高级技工学校实训能力提升项目,培训金额超过800万元。四是职业培训品牌效应持续彰显。开展陕西省益秦集团服装生产管理系列培训,涉及技能培训、企业研修、技能大赛等38期,创建形成“三模块、五项目、六递进”特色育人体系,覆盖3200余人次,培训到款1600万元,形成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品牌效应。五是培训成果显著提升。基于职业培训的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装备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被评为优秀;《益秦之路:打造技能团队,提升生产效率》等2个案例被认定为省级职业技能培训典型案例;关于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的建设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