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承办的“2023年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在西安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9-27 10:04 作者:图书馆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

2023年9月26日,2023年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在西安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职院校图书馆分会主办,陕西省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知网提供支持。来自全国29个省市165所院校的300余名学校领导、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本次论坛。同时,本次论坛还开通了线上直播,线上观看人数3360余人。论坛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为主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路径,共同谋划新时代图书馆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的举措。

论坛主会场

陕西省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副校长梅创社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及第一单元院(校)长论坛。陕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周杰;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亮;中国图书馆学会高职院校图书馆分会原主任张兆忠;同方知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宏;中国图书馆学会高职院校图书馆分会主任胡朝德分别为论坛致辞。

陕西省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副校长梅创社主持论坛

陕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周杰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对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高职图书馆需要主动变革、积极作为,开辟新赛道,重塑新优势,激发新活力。本次论坛的召开顺应了时代发展大势,抓住了人才培养的需求,找准了图书馆发展着力点。希望借此平台,大家能够深入学习,广泛研讨,积极交流,进一步凝聚智慧、厘清思路,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陕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周杰致辞

刘永亮校长向陕西省教育厅、中国图书馆学会对大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远道而来的全国兄弟院校的来宾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先,刘校长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社会贡献等进行了简介,他指出,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现在在陕西工院,图书馆不断朝着学生学习中心、教学科研支撑中心发展,逐步成为学校颜值与智慧并存的新名片。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业界同仁一起积极顺应教育数字化趋势,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集思广益,交流互鉴,抱团发展,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服务,为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亮致辞

领导们的致辞正式拉开了2023年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的帷幕。本次论坛共分“院(校)长论坛: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分主题报告:数字资源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文化育人与阅读推广、图书馆科研评价与服务创新”三大主题单元。

领导致辞

第一单元主题为为“院(校)长论坛: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旨在围绕“双高计划”及“职教本科”建设,探讨职业院校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类型、层次和功能等层面深入探讨职业教育新定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校长刘永亮作了题为《高职文化育人孪生教学成果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雪琴作了题为《双高校建设视域下高职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同方知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宏作了题为《学术评价服务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报告;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晓作了题为《从实践到实效:对“双高计划”的中期回顾与终期展望》的报告。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亮做主题报告

第二单元主题为“分主题报告:数字资源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秦越、同方知网知识资源与数字出版中心总经理谢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苏东海分别从菜单式数字素养预约培训实践、全球知识大数据、“融合·共建·共享”创新服务模式等主题,探讨数字时代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方法与路径,为师生提供智慧化的资源与服务,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第三单元主题为“分主题报告:文化育人与阅读推广、图书馆科研评价与服务创新”,长沙商贸与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朱明松、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夏俊涛、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田越等围绕文化育人与阅读推广、图书馆科研评价与服务创新等主题,以文化育人与阅读推广为引领,深化以人为本的科研服务理念,为院校专业建设、教育科研创新、优质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服务,助推职院科研发展。

主题报告环节

通过2023年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学术活动的联合举办,我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全国各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到更多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先进理念,扩大了我校在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界的影响。今后,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凝练特色、创建品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适应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新要求,以更多元的形式赋予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更多可能,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