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在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会议室举行了“机械传动系统微弱振动检测及故障识别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会邀请到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锦春、王龙龙高级工程师,西安理工大学赵桐教授、陕西省机械研究院王海文正高级工程师、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彭满平高级工程师等专家,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赵明威以及课题组核心成员周新涛博士、李龙龙博士和张嘉玲博士参会,鉴定会由机械工程学院王建军副院长主持。
成果第一完成人周新涛博士代表课题组作详细汇报。专家组听取了总结报告、验证报告、查新报告及应用单位使用报告,经质询与讨论,认为该项目在机械传动系统微弱振动信号降噪、特征信息提取、早期故障特征识别及剩余寿命预测的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并认定其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团队历时5年,提出“微弱振动检测—特征信号降噪—特征信息提取—故障识别—剩余寿命预测”全链条解决方案,提出了多尺度排列熵与组合加权马氏距离算法,揭示了早期故障激励下“振动能量孤岛”演化规律,实现了99.2%的故障准确识别率,比国内最好水平提升12个百分点。
该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国重器”,打造了“陕西工大智能制造”的新名片,助力高端装备“零故障”运行。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友谊彩钢钢构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760万元。应用单位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彭满平高级工程师在鉴定会上表示:“应用该技术后,车辆故障停车时间下降42%,每年为单位直接节约维修费用超600万元。”
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锦春在总结中表示:“联合会将持续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让更多像‘微弱振动检测及故障识别技术’这样的原创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打造全国领先的‘零非停’示范区,为陕西制造强省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最后,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为陕西省乃至全国高端装备的智能运维提供了“听得见、看得准、判得早”的行业方案,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此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标志着我校在高端装备智能运维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